众所周知,粟裕是新中国的第一大将,1954年,粟裕出任总参谋长,然而仅仅4年之后,1958年,粟裕就遭受错误的批评,面对
众所周知,粟裕是新中国的第一大将,1954年,粟裕出任总参谋长,然而仅仅4年之后,1958年,粟裕就遭受错误的批评,面对粟裕遭受错误的批评,10位元帅是什么态度呢?
1958年5月22日,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召开,原计划召开两个星期,参会人数也只有几百人,然而随着后来会议风向的变化,参会人数增加到了一千多人,会议时间变成了五十多天。
自从粟裕出现在会场之后,时任国防部长的彭老总就率先站出来批评粟裕,当时彭老总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,他对粟裕在工作方面有诸多不满,主要表现有三点,也可以说是在三件事上。
第一件事就是策划攻打马祖列岛,事发的背景是在1955年初,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计划打马祖列岛的三座岛屿,并报给了国防部,彭老总当时同意了,粟裕就把福建军区副司令皮定均等人叫到北京开会。
事后彭老总感到疑惑,因为他并没有下达作战命令,之前也只是同意战略制定,并非是实际作战,后来副总参谋长陈赓报告,彭老总才知道是粟裕下的命令,这种影响是很不好的。
第二件事就涉及了外交问题,1957年,粟裕参加访问苏联,期间他向苏联总参谋长提出要借阅一些文件,是国防部和总参谋部的工作划分资料,苏联总长请示之后,向我方提供了相关资料。
彭老总得知此事后认为这是粟裕在向国防部要权,而且向苏方要资料涉及外交问题,不应该是一个总参谋长出面,而应该是军委或是国防部向苏方提出请求,涉及外交问题影响是极为不好的。
第三件事发生在1958年2月,当时中央军委计划调志愿军的5个军回国,不过没有正式下令,没想到粟裕竟然以总参的名义下令,调回了5个军,这是越权调兵,军令应该由军委或国防部发出。
这些事情的发生,说明了粟裕在工作中的不足和不成熟,当时彭老总主持军委工作,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自然把粟裕当成了典型进行批评,然而在批评的过程中不免有些夸大,造成了错误的批评。
在会上粟裕受到了上千参会者的“围攻”,一时间粟裕也有些不知所措,他被扣上了“极端个人主义”的帽子,那么在粟裕挨批评时,10位老帅是什么态度呢?实际上当时参会的只有7位元帅。
当时朱老总、刘伯承和徐帅没有参加大会,实际上到场的只有7位元帅,彭老总带头批评粟裕,聂帅由于误会,也批评了粟裕,陈毅虽然批评了粟裕,但有人认为陈毅是在“曲线”保护粟裕,后来粟裕的女儿嫁给了陈毅的儿子陈小鲁。
林帅当时在会场上没有吭声,会议休息期间林帅表示,“我身体不好,后面不来了”,贺老总在会上也没有发言,不过他看到王必成为粟裕说话时,他笑了,事后还称赞王必成,说:“王必成这人可交”。
政工元帅罗荣桓也没有在会上发言,他向来老成持重,在没有搞清楚问题之前不会轻易下结论,林、贺、罗三位元帅没有吭声,实际上就是在保护粟裕,不过叶帅的“胆子”更大一些。
叶帅的发言很明确,他说粟裕过去功劳很大,现在可能是骄傲了,改正了就好,其他的问题是没有的,叶帅是当时唯一公开维护粟裕的人,遗憾的是最终粟裕还是被扣上了“帽子”。
TAG:老总,元帅,军委,总参谋长